课题论文

农家书屋和农村小学图书馆的融合及改进措施

时间:2023-12-29 20:33:18   作者:蒋俊彬   来源:教育科学网   阅读:39066   评论:0
内容摘要:邵阳市地方志编纂室 蒋俊彬推广农家书屋是党和政府对乡村地区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惠民工程。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设尤为重要,农家书屋可作为新时期高素质农民的培训根据地,用文化建设手段潜移默化地转变农民思维,宣传国家政策,助力乡村文化产业建设,为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提供......

邵阳市地方志编纂室 蒋俊彬

 推广农家书屋是党和政府对乡村地区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惠民工程。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设尤为重要,农家书屋可作为新时期高素质农民的培训根据地,用文化建设手段潜移默化地转变农民思维,宣传国家政策,助力乡村文化产业建设,为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提供助力。学术界目前对农家书屋的建设历程、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已有较多的研究,但仍有深化的必要和空间,如何在现有成绩基础上,解决农家书屋没人来等存在的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农家书屋的意义和改进措施。

农家书屋和农村小学图书馆的融合及改进措施 图1

 一、农家书屋的建立历程和成绩

 2007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发《“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对何谓农家书屋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国家开始大力推广农家书屋的建设。

 2009年,新闻出版部门加大动作,各级财政加大投入,一个个农家书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或在村委会,或在村文化活动场所,或在学校,或在农户家。

 2012年8月,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完成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任务。5年多的艰苦努力,120多亿元财政资金,60多亿元社会资金,建成60多万个农家书屋,呈现出“农家书屋村村有”的喜人景象,书屋覆盖全国行政村的目标提前3年实现。

 2013年,为了解决传统书屋资源拓展有限的难题,农家书屋进一步探索,开始向数字化转型。一年间就建成各类数字农家书屋1.75万个,其中卫星数字农家书屋超过1.5万个。农家书屋的建设任务已圆满完成。

 二、农家书屋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

 1、农家书屋能够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基地,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提升农村人民的文化素质。农家书屋中书籍资源非常丰富,一般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人物事迹、公民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农业政策、医药卫生等多个方面的文化资源。农民在农家书屋中可阅读对应的书目,在获取文化知识的基础上,丰富其精神世界,拓展农民事业,推动农村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提供助力。

 2、农家书屋可帮助农民了解农业生产的最新信息,如农作物市场信息、国家农业政策、农业生产相关的补贴政策等,使农民及时根据所获取的资料信息,学习农业知识,调整生产方案,全身心地投入新农村建设活动中,助力乡村振兴。

 3、农家书屋同样会围绕农民的实际需求,向农民分享对应的文化资料,在提升农民文化素养的前提下,培养新时代农民。比如,在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农家书屋会用农业技术、农业机械化、农业生产管理等方面的书籍,帮助农民学习现代化 的种植技术,总结农业生产中的施肥、管理、农产品营销经验,培养高素质的新时代农民。

 三、农家书屋面临的主要问题

 根据笔者的调查研究和思考,同时结合学术界、新闻界的调查研究,建立农家书屋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1、看书的人非常少。目前农民的主要文化活动是看电视、玩手机、打麻将、打牌等。从小学起,由于应试教育的弊端,读书的主要目的是考试和升学,人们难以养成阅读的习惯,难以体会阅读的乐趣。

 2、地点问题。目前的农家书屋多设在村委员会,村委会是村干部值班和村民办事的场所,并不是乡村的文化中心,不适合作为读书的场所。

 3、管理问题。作为一个文化场所,需要一个管理人,目前普遍的情况是村干部是农家书屋的管理员,但村干部本身有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且不是国家干部,难以按时值班,农家书屋不开门或开门少是普遍情况。

 4、资金问题。党和政府能为农家书屋提供一部分资金,仍需要社会筹款,但社会筹款不容易。

农家书屋和农村小学图书馆的融合及改进措施 图2

 四、改进农家书屋的措施

 要解决农家书屋存在的以上问题,一个主要的措施可以是将农家书屋与乡村小学图书馆融合起来,另外要加强文献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

 1、农家书屋与农村小学图书馆的融合

要破解农家书屋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将农家书屋与农村小学图书馆的融合。农村小学是农村地区的主要文化中心,是老师教书育人的场所。农村小学老师是农村地区主要的文化代表人物。将农家书屋设立在农村小学,可以解决农家书屋存在的诸多问题。

 (1)老师可以充当图书馆管理员。老师有固定工资,每周周一至周五上班,而且文化水平高,多有阅读的习惯和经验。可鼓励老师充当农家书屋管理员,并给予其一定的津贴。

 (2)提高农家书屋的利用率。学生放学之后,既可以在书屋读书,也可以在书屋搞活动,老师可以展开一些亲子活动,让学生家长加入近来,如可以做一些共同阅读的活动,一起做手工的活动等。

 2、持续完善农家书屋文献建设

为利用农家书屋助推乡村振兴,还应按照乡村人民的实际需求,配置文化资源,多渠道采集文献资源,完善农家书屋文献建设。

 (1)农家书屋可与本地区的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相互合作,共享图书资源,或是将农家书屋纳入公共图书馆体系内,丰富农家书屋内的书籍资源,拓展农家书屋的文献渠道。

 (2)农家书屋可接受公共图书馆、其他书店、科研单位以及群众的捐赠,使各地区的农家书屋都能拥有丰富的书籍资源,促进农家书屋建设,为乡村振兴创造有利条件。

 3、重视农家书屋人才队伍建设

 农家书屋还应做好人才队伍建设,在通过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的基础上,还应为农民参与农家书屋决策方案提供机会。比如在组织相关文化活动时,还需鼓励农民积极参与,使其认识到自己在书屋建设、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逐步在文化学习、阅读中具有自觉性,潜移默化地培养农民的综合能力。在此期间,各地政府应依据农家书屋规模,合理增加财政投入,持续引进农家书屋管理人才,夯实农家书屋的人才基础,助力乡村振兴。

 4、推进农家书屋基础设施建设

 为满足乡村振兴的建设要求,农家书屋的功能不仅局限于农民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学习,还需要承担起心理辅导、科普宣传的责任。所以在农家书屋基础设施建设时,应补充科普阅览室、心理辅导室等设施,以此完善农家书屋的整体功能,为乡村文化振兴、经济振兴、人才振兴提供助力。例如,邵阳市梓树社区的农家书屋在明确书屋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后,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孤寡老人,专门设有科普教育室、心理辅导室,使书屋运行期间能够为农村儿童和老人提供情感服务,增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的关爱力度,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农家书屋建设是党和政府的乡村振兴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自2007年启动以来,成绩喜人,成就巨大,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农民读书热情不高,进入农家书屋的读者不多。改进点的主要建议是农家书屋与农村小学图书馆融合,加强农村书屋文献、人才和基础设施建设。


相关评论